软件造价喵是基于NESMA/IFPUG国标及AI技术的软件成本评估系统。基于软件造价喵目前已有功能,我们可持续探索其在解决软件重复建设问题中的潜力。我们可以在软件造价喵AI智能分析基础上构建“标准化度量-智能比对-决策干预”三阶模型,系统性解决软件重复建设问题,助力客户提升重复建设识别准确率、提高信息化项目投资有效性。其实现逻辑可分为四步:
1、标准化功能结构
基于NESMA/IFPUG方法论及GB/T 36964国标,将历史项目文档拆解为“系统-子系统-功能模块-原子功能点”四级结构,建立可量化、可追溯的基准数据库。通过AI大模型提取功能特征标签(如业务领域、数据对象、交互类型),形成跨部门的功能资产地图,解决传统治理中功能定义模糊、口径不一的问题。
2、多层级AI比对引擎
构建三层智能分析模型:
- 模块级:利用AI大模型比对原子功能点(如“身份证OCR识别”与既有模块相似度达92%),定位代码复用机会;
- 子系统级:通过业务流程拓扑分析,识别跨系统冗余服务(如多部门重复建设“企业开办”审批链);
- 系统级:基于功能密度矩阵评估架构重合度(如两个OA系统80%功能雷同),触发整合预警。
3、动态阈值与决策干预
根据组织特性设定智能拦截规则:初级单位容忍度15%(鼓励创新试错),成熟单位5%(严控重复)。当新建项目功能重合度超阈值时,自动生成《重复建设分析报告》,明确可复用组件调用路径(如直接接入政务中台API)及成本对比数据(复用节省70%开发成本),嵌入项目审批流程形成刚性约束。
4、闭环反馈机制
建立“建 设即治理”的进化模型: 新建项目验收数据实时反哺基准库,通过知识图谱自学习优化匹配规则。 同步生成区域信息化能力热力图,直观暴露高重复功能区(如报表工具重复采购)与能力空白区(如AI决策支持),引导资源精准投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