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2-13 09:51:22
2024年10月31日,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发布《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信息系统适配改造成本度量》(TCCUA033—2024),该标准规定了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环境下,信息系统适配改造项目的费用估算过程和方法。这有助于统一行业内的费用估算标准,提高估算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可用于各类组织对于信息技术应用创新适配改造项目的费用估算、结算审计、合同变更以及成本管理等相关工作。我司基于专业第三方信息化项目造价机构角度,从标准规范的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信息系统适配改造的费用构成、标准特点、定制开发软件(应用系统)费测算重点等方面,对标准要点进行归纳:
01
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信息系统适配改造的费用构成
该标准规范的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信息系统适配改造费用包含软硬件采购费、云服务租赁费、应用系统适配改造费、数据迁移费、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服务费。
该标准解决了应用系统适配改造费、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服务费测算难、无依据的问题,帮助组织机构更准确地预算和控制成本。
02
标准特点
1. 明确应用系统适配改造费用测算流程。标准明确的信息系统适配改造费用估算的基本流程如下:
1.1确认改造范围:明确信息系统的业务需求和建设目标,确定信息系统适配改造的范围。
1.2明确费用科目:费用估算实施阶段,在已确定项目适配改造范围的情况下,应明确项目的费用科目属于软硬件采购费、云服务租赁费、应用系统适配改造费、数据迁移费、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服务费中的哪一项。
1.3选择估算方法:信息系统适配改造成本度量所采用的方法,应根据项目特点、费用科目等要素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常见的估算方法包括类比法、类推法、方程法及经验法等。
1.4估算适配改造费用:采用不同的评估方法进行适配改造费用估算时,要求如下:
a) 在有类似的成功案例时,可参考成功案例进行估算;
b) 应充分利用行业基准数据对各项费用科目进行估算;
c) 在费用估算过程中可采用不同的方法分别估算并进行交叉验证,如果估算结果差异较大,可采用专家评审的方法确定估算结果;
d) 估算结果宜为一个范围值。
2. 应用系统适配改造费估算方法。应用系统适配改造活动可分为系统重构、操作系统适配、数据库适配、中间件适配、浏览器适配、接口适配及应用系统新建。不同改造活动对应的改造方案和复杂程度不同,对应用系统功能进行的需求分析、设计、构建、测试及实施。标准将应用系统适配改造任务涉及各工程活动分别按照涉及内容的多少分为全量、大量、少量、不涉及四类,分别对应取值1、2/3、1/3、0。在测算时参照行业基础数据从需求、设计、构建、测试、实施工程活动各个项目阶段按照应用系统适配改造任务工作量乘上对应活动阶段的占比,例如某适配改造活动涉及少量的设计,少量的构建,大量的测试及少量的实施活动,经查询行业基准数据,需求、设计、构建、测试、实施工程活动占比分别为 13.97%、12.62%、40.47%、22.69%、10.25%,则适配改造费率=1/3×12.62%+1/3×40.47%+2/3×22.69%+1/3×10.25%=36.24%。
3. 成品软硬件购置费。标准明确成品软硬件设备采购费用估算可采用类比法或类推法,采购费用估算时,需考虑采购规模对单价的影响。首要参考文件为项目所在地公布的产品指导价,也可参考以往类似中标项目价格;市场询价时,应获取不少于三家单位的正式报价,并在剔除异常数据后选取中值作为参考价格,开源、利旧、统一采购或免费提供的成品软硬件设备不再单独计取采购费用。
4. 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服务费估算。该标准简单介绍了常见的服务费估算方式即方程法和经验法,没有直接给出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服务费估算的具体方法,具体的费用估算需对应到各地相关政策或标准文件中,实行起来比较繁琐,可以借助AI智能工具软件造价喵一键获取各地标准的费用情况。
5.标准易读性。该标准功能点测算方法直接引用《软件工程软件开发成本度量规范》(GB∕T36964-2018)并简要介绍了功能点方法,适合有信息化项目相关经验的从业者阅读学习。
03
定制开发软件(应用系统)费测算重点
标准中引用其他标准较多,信息系统适配改造费用测算复杂,实际应用耗时耗力。提高费用测算效率可以使用AI智能工具软件造价喵,工具已全面适配各地标准,帮助快速估算信息系统价值从而快速得出信息系统适配改造费用,提高工作效率、保障项目工作高质量开展。
标准中软件费用测算方法遵循《软件工程软件开发成本度量规范》(GB∕T36964-2018),以功能点方法为主,其中功能点方法人月费率则是根据本市实际测算若有本组织的人月费率则优先选用本组织的人月费率。详情如下:
1.软件(应用系统)费用测算方法。标准明确实际运用中应采用功能点法来确定软件开发成本。标准引用的《软件工程软件开发成本度量规范》(GB∕T36964-2018)中明确IFPUG、NESMA和FiSMA方法适用于商业应用软件的功能规模测量。目前在实际的信息化项目中通常会参考最新发布的《中国软件行业基准数据》中的行业数据和项目所在地的信息化费用测算相关标准来测算软件定制开发费用。
2.人月费率及折算系数。标准未明确指定人月费率及折算系数,笔者认为参照项目所在地的信息化费用测算相关标准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测算软件定制开发费用更符合地方实际,更利于项目管理。
3.数据迁移费。本标准的数据迁移费测算方式不同于信息化项目中常见的将迁移的系统按照其业务规模、业务数据总量、关联接口数量、业务允许中断时间、数据库改变方式等划分迁移等级根据各地实际给出上限价格,而是使用方程法和经验法测算数据迁移费。
采用方程法时,当现有数据文件需要按目标文件的结构、标准或变化了的数据结构、标准进行调整或迁移时,可采用方程法估算数据迁移费用,将数据迁移工作事项按一定规则折算成功能点,再依据GB/T 36964-2018相关要求进行估算。例如,经沟通确认,某项目数据迁移的范围为包括用户信息、账户信息、交易记录、产品服务信息等58个业务实体,因迁移方式为JAVA定制开发程序方法,故可以按照每个业务实体的迁移对应一个EI的规则折算成功能点,即可以折算为232FP,然后根据依据GB/T 36964-2018相关要求估算数据迁移费。
采用经验法时,应列明工作内容、工作量、人月费率等数据。按照明确的工作量、人月费率等数据计算即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