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培训赋能中心 / 预算标准解读 / 《信息技术服务 监理 第 1 部分:总则》(GB/T 19668.1-2014)-标准解读系列
《信息技术服务 监理 第 1 部分:总则》(GB/T 19668.1-2014)-标准解读系列
更新时间:2025-07-02 09:31:15

《信息技术服务 监理 第1部分:总则》(GB/T 19668.1-2014)是信息技术服务监理领域的重要国家标准,替代了2005年版《信息化工程监理规范 第1部分:总则》(GB/T19668.1—2005),从“信息化工程监理” 改为 “信息技术服务 监理”,更贴合行业发展;在内容上,新增运行维护阶段监理要求、监理及相关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完善了监理技术参考模型和支撑要素。适用于监理及相关服务的资质认证部门、从业单位与人员、业主单位、承建单位、运行维护服务供需方及教育研究单位等,对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及相关服务的规范和实施具有关键指导意义。

GB/T19668系列标准共分为七部分,相互配合实现信息技术服务 监理全流程规范(第3部分和第7部分已解读,详见:“《信息技术服务监理 第3部分:运行维护监理规范》(GB/T 19668.3-2017)标准解读

《信息技术服务 监理 第 7 部分:监理工作量度量要求》(GB/T 19668.7-2022)-标准解读系列,后续我们将对各部分进行详细分析,敬请期待),以下从多个维度对本标准进行详细解读:

一、核心术语与定义

1、监理:监理单位受业主单位委托,依据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监理合同,对信息系统项目实施的监督管理。

2、关键主体

(1)业主单位:具备发包资格和支付能力的单位。

(2)监理单位:取得资质、为业主提供监理服务的独立法人单位。

(3)承建单位:承接信息系统工程建设的单位。

3、监理阶段划分

(1)全过程监理:涵盖工程建设及运行维护的招标、设计、实施、验收、评价等全周期。

(2)里程碑监理 / 阶段监理:针对特定阶段或里程碑成果进行监理。

二、监理及相关服务技术参考模型

1、在 ITSS 中的位置

作为 ITSS(信息技术服务标准)体系的监督管理部分,与服务人员、流程、技术、资源等要素协同。

图片1.png

2、模型组成

(1)监理支撑要素:

法规及管理文件:监理工作的基本依据。

监理合同:明确服务内容、周期、权利义务及费用等。

监理服务能力:包括人员(总监理工程师、监理工程师等)、技术(监理大纲、规划等)、资源(知识库、检测工具等)、流程(项目管理、客户服务体系)。

(2)监理运行周期:

规划设计:提供总体规划、可行性研究、方案优化等咨询服务。

部署实施:包括招标、设计、实施、验收阶段。

运行维护:涵盖运维招标、实施、评价及认定。

(3)监理对象:信息网络系统、信息资源系统、信息应用系统、信息安全和运行维护。

(4)监理内容:质量、进度、投资控制,合同与文档管理,协调各方关系,知识产权管理等。

图片2.png

三、监理运行周期的服务内容与要求

1、规划设计阶段

协助业主单位制定信息化目标、整理需求、优化设计方案,推动需求与设计的规范化描述。

2、部署实施阶段

招标阶段:协助业主明确需求、见证招标过程合法性、审核招标文件及承建单位资质。

设计阶段:审查设计方案与需求的符合性,推动方案优化,组织专家评审。

实施阶段:审核实施方案合法性,监督产品与服务质量,控制进度与投资,处理工程变更与质量事故。

验收阶段:审核测试验收方案,协调第三方测评,监督系统试运行,检查知识产权合规性。

3、运行维护阶段

协助业主明确运维任务与标准,监督运维服务供方的工作,参与灾难恢复演练与效果评估。

四、监理内容与质量评价

1、监理核心工作:三控三管一协调

控制:质量、进度、投资。

管理:合同、文档、知识产权。

协调:业主、承建、运维等各方关系。

2、质量评价体系

(1)评价模型:基于监理合同要求,结合服务特性(范围、密度、技术)、质量(成果准确性、过程安全性)、项目效果(系统运行状况、经济效益)综合评定。

(2)评价指标:

服务内容:覆盖率、工具准确性等。

服务质量:成果错误率、合同履行程度等。

服务效果:系统故障率、安全性、效益达成率等。

图片3.png

五、附录工具与流程

1、表格模板

承建单位用表:方案报审表、分包资质审查表、付款申请表等。

监理单位用表:开工令、停工令、监理通知单、监理意见单等。

通用表格:费用索赔申请表、工程延期申请表、工程变更单等。

2、监理流程图

涵盖设计、实施、验收阶段的监理流程,明确输入、输出及各主体协作关系。

图片4.png


图片6.png

六、标准价值与应用意义

1. 对行业的规范作用

统一了监理服务的技术要求和流程,推动监理市场从 “无到有” 向 “规范化” 发展。

明确了多方主体的权利义务,减少合同纠纷,提高项目成功率。

2. 对项目的指导意义

为监理单位提供了从规划到运维的全周期工作框架,确保服务质量。

帮助业主单位有效控制项目质量、进度和投资,保障系统顺利交付与运行。

引导承建单位和运维单位规范实施过程,提升信息技术服务水平。

七、总结

GB/T 19668.1—2014 作为信息技术服务监理领域的基础标准,通过构建完整的技术参考模型和全周期监理框架,为信息系统工程的建设与运维提供了系统性指导。其核心价值在于通过标准化手段提升监理服务质量,规范行业秩序,最终保障信息系统项目的成功实施与可持续运行。无论是监理单位、业主单位还是承建单位,均可依据该标准明确职责、规范流程,实现项目的高效协同与管理。

二维码
添加微信咨询
TOP
注册即用的智能评估工具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