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7-08 14:47:17
《信息技术服务监理 第 5 部分:软件工程监理规范》(GB/T 19668.5-2018)是规范软件工程监理服务的国家标准,旨在为软件工程监理的规划设计、招标、设计、实施、验收等阶段及相关支持过程提供明确的监理要求、服务内容和实施要点。
GB/T19668系列标准共分为七部分,相互配合实现信息技术服务监理全流程规范(第1、3、6、7部分已解读,详见:《信息技术服务 监理 第1部分:总则》(GB/T 19668.1-2014) -标准解读系列;《信息技术服务监理 第3部分:运行维护监理规范》(GB/T 19668.3-2017)标准解读;《信息技术服务 监理 第6部分:应用系统:数据中心工程监理规范》(GB/T 19668.6—2019)标准解读;《信息技术服务 监理 第7部分:监理工作量度量要求》(GB/T19668.7-2022)-标准解读系列,后续我们将对各部分进行详细分析,敬请期待),以下从多个维度对本标准进行详细解读:
一、标准整体框架与核心内容
核心定位:本标准规定了软件工程监理在规划设计、招标、设计、实施、验收阶段的监理要求、服务内容、要点及文档规范,为软件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监理提供技术依据。
适用场景:信息系统工程中软件工程项目的监理工作;监理机构构建软件工程监理能力体系;业主单位、承建单位与监理机构在项目各阶段的协作规范;软件工程项目的质量、进度、投资及合同管理标准化依据。
二、软件工程监理阶段划分与要求
(一)规划设计阶段
监理要求
监理机构为业主单位提供咨询服务,协助确定软件系统建设方案、投资预算及技术管理框架,确保业务目标与技术方案的一致性。
监理内容
业务梳理:分析业务现状与信息化需求,明确软件系统建设目标;
需求分析:协助业主单位开展需求分析,界定功能、性能及进度要求;
方案设计:参与可行性分析,确定技术架构、招标方案及风险评估。
监理要点
监理机构需协助业主单位分析业务现状与趋势,梳理信息化支撑情况,明确软件系统功能、性能及进度要求,制定合理的建设方案。
(二)招标阶段
监理要求
协助业主单位明确招标需求,确保招标文件与项目目标一致;筛选合适承建单位,推动签订合规、可行的承建合同。
监理内容
招标准备:收集项目信息,协助编制招标文件,明确建设内容、技术指标及验收标准;
招标过程:审查投标单位资质,参与评标,确保投标文件符合需求;
合同签订:审核合同条款,明确质量要求、进度里程碑、知识产权及监理介入条款。
监理要点
招标文件需包含业务流程、技术标准、知识产权等关键内容;合同需明确承建单位接受监理,确保合同内容与招标要求一致,明确各方权利义务、质量、进度、变更处理等条款。
输出文档
监理规划、招标书评审意见、合同评审意见;招标方案评审会纪要、合同签订首次会议纪要。
(三)设计阶段
监理要求
审查承建单位的实施计划与设计文档,确保符合合同及需求;监督需求分析与设计过程,保证文档的完整性、可追溯性。
监理内容
计划制定:审核工程计划,包括范围、组织架构、进度及质量保证措施;
需求分析:监督需求分析活动,组织评审需求规格说明书;
概要与详细设计:审查设计文档,评价其与需求的一致性及技术可行性。
监理要点
需求规格说明书需具备清晰性、完整性与可测试性;设计文档需遵循统一标准,接口设计、数据库设计需满足可维护性要求。
输出文档
监理实施细则、需求规格说明书检查表、概要设计检查表;需求评审意见、设计阶段监理通知单。
(四)实施阶段
监理要求
监督编码、测试及系统部署过程,验证软件符合需求与设计;控制实施进度与质量,及时处理变更与问题。
监理内容
编码及测试:检查编码规范执行,监督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及系统测试;
系统部署:审核部署计划,验证环境兼容性,监督数据迁移与系统验收。
监理要点
编码需具备可读性与可维护性,测试用例需覆盖全部需求;系统部署需审查部署计划,监督部署过程,审核部署结果,确保系统与需求和设计一致。
输出文档
编码规范审核意见、测试计划评审记录;系统问题跟踪记录、数据迁移验证检查表。
(五)验收阶段
监理要求
监督培训过程,协助业主单位完成初验、试运行及终验;推动项目移交,确保文档与软件产品完整交付。
监理内容
培训监理:审核培训计划,监督培训效果,确保业主单位掌握系统操作;
初验与试运行:检查系统功能完成情况,审核初验条件,监督试运行过程,处理发现的问题。
验收与移交:审核初验、终验条件,监督试运行问题整改,完成项目移交。
监理要点
验收需依据需求规格说明书与合同,试运行需检查系统功能,审核初验条件,监督试运行,处理问题;移交清单需包含软件、文档及支持信息,确保可独立运维。
输出文档
培训效果评估意见、初验报告、终验报告;软件工程移交清单、监理工作总结报告。
三、软件工程支持过程与监理控制措施
(一)支持过程监理
文档编制:监督承建单位按计划执行文档编制,确保文档格式、内容符合GB/T 8567标准。重点审核文档完整性、术语一致性及可追溯性,并对文档变更流程进行管控,要求修改需经监理机构与业主单位确认。
配置管理:督促承建单位建立配置基线,通过版本控制工具实现变更管理。审核配置管理计划中关于变更申请、审批、验证的流程,确保软件项修改前需评估对进度、质量的影响,变更实施后需更新配置状态记录,避免版本混乱。
质量保证:审查质量保证计划,监督测试过程中问题记录与修复情况,要求缺陷需明确优先级与整改时限,重大缺陷整改后需经监理机构复测,确保软件功能、性能符合需求规格。
(二)监理控制措施
计划审查:评估各阶段计划的可行性,重点检查与承建合同的一致性、任务分解合理性及风险应对措施,确保计划可指导实际执行。
过程跟踪:跟踪项目进度执行情况,对比实际进展与计划里程碑,记录文档提交延迟、资源投入不足等问题;监督问题处理流程,要求承建单位对监理通知单中的整改事项在规定时间内反馈,形成闭环管理。
联合评审:组织业主单位、承建单位对需求分析、概要设计等关键成果进行联合评审,评审前确认文档完整性,评审中关注技术方案可行性及需求匹配度,评审后督促整改并验证结果。
问题解决:建立问题分级机制,对系统崩溃等重大问题要求承建单位24小时内响应,提交原因分析与解决方案;跟踪整改过程,验证修复效果,定期汇总问题数据,推动开发流程优化。
四、标准应用价值
规范化项目管理:通过全周期监理流程标准化,明确各阶段责任与交付物,减少需求变更与进度延误风险。
保障软件质量:从需求分析到验收的全流程把控,确保软件功能、性能及安全性符合用户要求。
优化资源控制:通过投资控制与进度管理,协助业主单位合理分配资源,降低项目成本。针对精准高效的成本评估需求,“软件造价喵”可助力投资控制——业主单位只需要上传文档并选定标准后,即可一键估值。其基于行业标准与数据,借助AI算法多维度评估成本,为资源分配提供精准数据支撑,有效降低项目成本。
促进协同协作:统一业主单位、承建单位与监理机构的工作标准,提升沟通效率与项目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