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培训赋能中心 / 预算标准解读 / 《徐州市市级政务信息化建设及运行维护项目支出预算标准(试行)》(徐财评〔2021〕5号)标准解读
《徐州市市级政务信息化建设及运行维护项目支出预算标准(试行)》(徐财评〔2021〕5号)标准解读
更新时间:2025-09-30 09:14:50

2021年8月,徐州市预算评审中心印发《徐州市市级政务信息化建设及运行维护项目支出预算标准(试行)》(徐财评〔2021〕5号,以下简称《标准》),旨在规范市级政务信息化项目预算编制、加强部门预算管理,为项目投资估算、概算及预算编制提供明确参考。以下从出台背景与核心定位、核心内容、关键亮点与实施意义展开解读。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已解读过其他省市的政务信息化费用标准(含江苏-无锡)有兴趣的可结合查阅:

【合集】各省市费用标准解读系列

【江苏-无锡】《无锡市市级政务信息化建设及运行维护项目支出预算标准(试行)》-省市费用标准解读系列10

一、出台背景与核心定位

(一)制定依据

《标准》的制定严格遵循上位法与行业规范,核心依据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国家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国办发〔2019〕57号)、《江苏省省级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办法》(苏政办发〔2021〕24号),同时参考GB/T28827《信息技术服务运行维护》、GB/T36964-2018《软件工程软件开发成本度量规范》等国家标准,合规性。

结合徐州实际,《标准》充分吸纳本地统计数据与市场行情,由徐州市预算评审中心联合多家专业机构共同起草,兼顾“规范性”与“实操性”,可适配本地政务信息化项目预算管理需求。


(二)核心定位

最高限额控制:所有预算标准均为“上限”,而非“必达标准”,各单位编制预算时需结合项目实际需求“按需申报”,避免资源浪费;

动态调整机制:徐州市预算评审中心将根据政策变化、信息技术迭代(如云计算、人工智能发展)、市场价格波动等因素,适时更新标准内容,保障其时效性与适用性。


二、核心内容解读

《标准》第四章“项目预算构成及取费标准”是核心,明确政务信息化项目总费用分为“建设费用”和“运行维护费用”两大类,每类包含多项细分费用,且均明确了测算方法与规则,可直接落地执行。

图片

 (一)项目建设费用

项目建设费用涵盖机房建设费、硬件购置费、软件购置费、政务云服务费、软件开发费、系统集成费、其他费用7项,各项费用的测算逻辑与规则如下:


1.机房建设费

机房建设费依据《数据中心设计规范》(GB50174-2017)将机房划分为不同等级,结合机房面积分档确定综合单价指标,同时细化了各等级机房的分项单价(如基础装修、机柜、供配电系统、暖通系统等)。测算时,先根据项目需求确定机房等级与面积,再对应选取相应的单价指标,叠加分项费用完成核算,确保费用与机房建设规模、配置需求相匹配。


2.硬件购置费

硬件购置费覆盖网络设备、安全设备、服务器、存储设备、桌面终端及外设、大屏显示设备等类别。各类设备按“配置等级(低/中/高)”区分,以设备核心性能参数(如转发率、吞吐量、CPU规格、存储容量等)为定价参考依据,制定相应预算测算规则。实际测算时,根据设备类型、配置需求及核心参数,匹配对应测算标准,保障硬件采购费用核算的合理性与精准性。


3.软件购置费

软件购置费按功能划分为基础软件、支撑软件、应用软件三类:

基础软件:包含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等,区分不同类型(如国产、国外商用)及版本(如标准版、企业版)制定测算规则,兼顾国产化软件与商用软件的预算需求;

支撑软件:涵盖虚拟化软件、运行环境中间件、地理信息开发中间件等,明确开源软件与商业软件的测算差异,部分开源中间件按免费核算,商业软件则结合授权方式(如CPU授权、用户数授权)确定测算标准;

应用软件:包括办公工具软件、通用产品软件(如OA软件、杀毒软件、专业业务软件等),根据软件部署方式(如云化部署、本地部署)、服务范围(如用户数、点位)制定测算规则。


4.政务云服务费

政务云服务费由市大数据管理中心统一提供。


5.软件开发费

软件开发费是信息化项目的“弹性支出”,《标准》按服务类型分为定制开发、升级、租赁三类,核心测算方法与规则如下:

(1)定制软件开发服务费:

原则上采用“功能点估算法”,也可选用“工作量估算法”。功能点估算法通过计算项目功能点数,结合软件开发生产率基准、人月折算系数、软件开发基准人月费率、规模变更因子及直接非人力成本完成测算。

若需深入理解人月折算系数、人月单价和规模变更因子相关内容,可查阅我们此前发布文章了解的:

《软件造价之各地规模变更因子分析》

《你知道各省市的定开软件人月单价吗?》

《软件造价中人月折算系数为什么是174?》

其中,功能点数需根据内部逻辑文件、外部接口文件、外部输入、外部输出、外部查询等要素计算,并考虑软件类别调整因子与复用系数;关键参数(如生产率基准、基准人月费率)参考《中国软件行业基准数据CSBMK》(本文件参考CSBMK,另外CSBSG数据2025年已发布,可以前往《【最新发布】2025年度中国软件行业基准数据报告!(附报告下载)》下载查阅),结合徐州本地定位(C类城市)确定。

目前,“软件造价喵”平台已支持按此规则进行定制软件开发服务费测算,有需求可借助平台完成核算。

图片

 (2)定制软件升级服务费:

以定制软件实际开发服务费为基础,乘以升级功能变化率(上限不超过30%,预算阶段默认推荐值15%)计算。若项目实行系统运维外包且包含软件升级服务,则不再单独计取此项费用。

(3)定制软件租赁服务费:

参考政府购买服务相关政策,按3年或合同约定服务年数分摊软件一次性开发投入费用与运维费用总和。测算时需明确服务年数、每年分摊金额及知识产权归属,预算编报仅体现预算期内分摊金额。


6.系统集成费

系统集成费以“软硬件购置费总额”为测算基数,采用“直线内插法”取费,费率范围为5%-20%,具体费率根据集成内容多少及基数大小确定——集成内容越复杂、基数越大,费率相应降低,确保费用与集成工作难度、规模相适配。


7.其他费用

其他费用包含可研报告编制费、设计费、监理费、第三方软件测试费、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费、基本预备费6项辅助费用,各项费用测算规则如下:

可研报告编制费、设计费、监理费:均以“工程总预算(含机房建设费、软件开发费、软硬件购置费等)”为基数,按“差额定率累进法”测算,不同预算区间对应不同费率,预算金额越大,费率越低;

第三方软件测试费:以“软件开发费”为基数,采用“差额定率累进法”测算,根据软件开发费金额所在区间选取对应费率;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费:按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二级、三级、四级)制定固定费率标准,复杂项目(如基础支撑平台、云平台等)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基本预备费:按“项目建设费用+运行维护费用”的5%计取,用于应对需求变更、设计调整及其他不确定因素可能产生的额外费用。

在项目建设其他费用中,一般是等保、密评同时出现的,密评费用在信息化项目中也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做了密评和监理费用的各省市盘点,有兴趣可以前往了解:

各省市密码应用安全性评估费用大盘点!

【收藏】各省市信息化项目监理费是多少?


(二)运行维护费用

运行维护费用按“基础环境+硬件+软件+其他”分类,测算期限均为1年,且需结合“年限调整系数”调整,各项费用测算规则如下:


1.基础环境运维费

UPS系统(5KVA以上):免费保修期满后,按设备购置费乘以固定费率测算,电池组使用满3年需更新时,费用按当年政府采购价单独计列;

机房日常维护:结合机房面积测算,100平方米以内与超出100平方米部分采用不同的单位面积费率,覆盖强电、弱电、空调、消防、监控、防雷系统等维护内容;

网络线路及通信费用租赁:根据实际租赁需求“一事一议”,按具体服务协议与市场行情测算。


2.硬件运维费

硬件设备运维费按设备类型(服务器及存储设备、桌面设备、网络设备、音视频设备等)制定测算规则:

服务器及存储设备:免费保修期满后,按设备购置费乘以对应固定费率测算;

桌面设备:区分设备类型(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打印机、扫描仪、复印机等),部分设备(如台式/笔记本电脑)按固定金额/年・台测算,部分设备(如打印机、扫描仪)按合同采购金额乘以固定费率测算;

网络设备、音视频设备:免费保修期满后,按设备购置费乘以对应固定费率测算,特殊情况可“一事一议”。


3.软件运维费

软件运行维护费提供3种测算方法,适配不同项目场景:

(1)按运维工作量测算:

先通过功能点估算法计算测算工作量(需考虑调整后的功能点数量、运维功能点耗时率、运维水平要求因素、运维能力因素、运维系统特征因素),再结合人月折算系数、软件运维基准人月费率及直接非人力成本完成测算。其中,软件运维基准人月费率参考《中国软件行业基准数据》,结合徐州C类城市定位确定,“软件造价喵”平台也支持按此逻辑测算。

(2)按应用软件运维规模单价计算:

以调整后的功能点数量为基础,乘以运维功能点单价(结合软件运维基准人月费率、人月折算系数、软件运维生产率基准计算),再叠加运维水平要求因素、运维系统特征因素及直接非人力成本。

(3)按现场运维人员投入情况计算:

根据拟投入的现场运维人员数量与运维人月,结合现场运维人员成本费率(参考徐州C类城市软件运维基准人月费率)及直接非人力成本测算。同时候我们之前的文章做过各省市系统运维的人月单价标准的分析,其中也包含江苏无锡和盐城,有兴趣的可以结合《各省市系统运维的人月单价标准大盘点》阅读了解。


4.其他运维费

信息数据维护费:区分数据录入、处理、备份、更新与数据迁移等服务内容,按“人・天”为单位制定固定费用标准测算;

网络安全维护:部分安全设备(如IDS、防火墙、审计软件)按合同采购金额乘以固定费率测算,防病毒软件、网管软件按合同用户数乘以单位用户费用测算,安全风险评估、漏洞扫描、加密系统等则“一事一议”;我们之前的文章也有安全服务人月单价的盘点,如果你想了解这方面的费率标准,可前往《各省市政务信息化安全服务人月单价标准大盘点》查阅。

驻场人员服务费:按固定年费标准测算,覆盖基础设施及硬件设备维护需求。


三、关键亮点与实施意义

(一)关键亮点

分类细化,测算精准:从建设到运维,每个费用科目均明确细分维度与测算逻辑,如软件开发费区分服务类型、软件运维费提供多类测算方法,避免“模糊报价”,保障预算核算精准性。

兼顾国产化与市场化:在软件购置费、软件开发费等科目中,既明确国产化软件与服务的测算规则,也涵盖国外商用软件与服务的核算标准,支持“自主可控”与“兼容适配”双重需求。

弹性与约束结合:以“最高限额”设定约束边界,同时允许根据项目复杂度(如复杂等保测评、特殊运维需求)适当调整,平衡预算管控与项目实际需求。

可操作性强:提供清晰的测算公式、参数取值依据及预算表格模板,部分费用(如软件开发费、软件运维费)可借助“软件造价喵”等平台辅助测算,降低实操难度。


(二)实施意义

对市级单位:为预算编制提供“明确标尺”,无需再依赖“经验估算”,减少与财政部门的沟通成本,提升预算编制效率与准确性。

对财政部门:统一预算审核依据,可快速判断项目预算合理性,有效避免“重复建设”“高价采购”等问题,节约财政资金,优化资源配置。

对服务厂商:明确报价参考基准,避免“低价竞标、高价履约”的恶性竞争,推动政务信息化服务行业规范化发展。

对政务信息化发展:通过标准化预算管理,引导资金向“实用、高效、安全”的项目倾斜,为徐州数字政府建设提供坚实的预算保障,助力政务信息化高质量发展。

二维码
添加微信咨询
TOP
注册即用的智能评估工具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