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培训赋能中心 / 技术知识分享 / 功能点方法如何度量软件成本?从规模估算到成本确定的全流程解析
功能点方法如何度量软件成本?从规模估算到成本确定的全流程解析
更新时间:2025-06-30 09:37:28

在软件开发领域,准确度量成本是项目成功的关键,而功能点方法为国际通用的软件规模估算标准,能从用户需求出发,将抽象的功能转化为可量化的数据成为了众多的首选。本文将详细解析功能点方法从规模估算到成本确定的全流程。

一、软件规模估算

软件规模估算以功能点(FP)为核心度量单元,功能点方法(Function Point Analysis,FPA)是一种国际标准化的软件规模度量技术,通过量化软件系统提供的功能数量来衡量其规模包括IFPUG、NESMA、COSMIC等五种国际标准,其中IFPUG/NESMA适用于管理信息系统类项目,也是国内软件项目中常用的规模估算标准。

IFPUG/NESMA标准当中,功能点方法主要关注软件的五个关键信息域特性,即内部逻辑文件ILF)、外部接口文件EIF)、外部输入EI)、外部输出EO外部查询EQ。这些特性从不同角度反映了软件的功能复杂度和规模

在具体计数时,国内通常采用快速功能点方法进行赋值,常见取值为10、7、4、5、4或 7、5、4、5、4,其中 10、7、4、5、4 中ILF计10个功能点、EIF计7个功能点,EI和EQ各计4个功能点、EO计5个功能点,默认将数据功能复杂度设为“Average”级别以适配国内项目高频数据管理场景;而75454体系为NESMA标准及国内行标、国标的默认取值,将ILF和EIF分别计7个和5个功能点,数据功能复杂度默认设为“Low”级别,更适用于国际通用或简单数据结构场景。(功能点赋值详见《软件造价之Nesma方法的取值冲突分析》)

在软件规模估算过程中,为有效应对需求的动态变化,需引入规模变更因子(CF)。规模变更因子是一个关键参数,其作用在于反映软件项目不同阶段需求的完整程度。根据《软件工程 软件开发成本度量规范》(GB/T 36964 - 2018),预算阶段CF通常取2.0,招标阶段降至1.26,需求明确的计划阶段可设为1.0,通过该因子调整后的功能点数(FPs = UFP×CF)构成后续成本测算的基准。需要注意的是,各省市在遵循国家标准的基础上,也有自己相应的规定。例如,《中国软件行业基准数据》(CSBMK)将规模变更因子细分为四个级别,估算早期取值1.39,估算中期取值1.21,估算中晚期取值1.1,项目交付后及运维阶段取值为1。(规模变更因子详见《软件造价之各地规模变更因子分析》)

通过上述对功能点方法的标准应用、关键特性计数规则等内容的梳理与操作,便可完成对软件规模的估算。

值得关注的是,传统规模估算需人工处理大量参数,而 “软件造价喵”可大幅简化这一流程。该工具基于行业标准与海量历史数据,用户只需上传项目文档并选择适用标准,系统即可通过 AI 算法一键生成调整后的功能点数(FPs),避免人工计算误差,提升估算效率。

二、工作量估算

工作量估算以基准生产率(PDR)为核心展开,其含义为每功能点开发或运维所消耗的工作量,单位为人时/功能点,是衡量软件开发效率的关键指标,作用在于反映行业平均产能,为工作量估算提供基础数据支撑。在生产率的取值上,如《中国软件行业基准数据》(CSBMK)显示全行业生产率为6.83人时/功能点,而山西、湖北等地标根据本地化实践将PDR自定义为6.5人时/功能点。(基准生产率详见《软件造价之全国各地功能点耗时率(基准生产率)分析》)
    在明确基准生产率后,还需考虑多维度因素对工作量的影响,具体通过软件因素调整因子(SWF)和开发因素调整因子(RDF)实现。SWF包含应用类型和非功能性特征,用于体现软件自身特性对工作量的影响。RDF聚焦实施环境,涵盖开发语言和团队背景,用于反映项目实施条件对工作量的作用。

最终工作量(AE)计算公式为:

AE = 调整后功能点数(FPs)× PDR × SWF × RDF

三、成本估算

在成本估算的人力成本测算中,人月折算系数通常情况下取174人时/人月,用于工作量从人时到人月的转换。当然不同地区的标准可能略有差异,如2024年湖南省财政厅发布《湖南省省直单位政府投资信息化项目预算编制与财政评审工作指南(试行)》(湘财办〔2024〕10号)中规定人月折算系数=22天/月*8时/日=176人时/人月。人月单价(人月费率)数据来源依据各省市信息化项目主管部门规定或《中国软件行业基准数据》,例如中西部地区约12,000-26,000元/人月,是计算软件开发成本的关键参数。人月折算系数详见《软件造价中人月折算系数为什么是174?》

通过上述对软件规模、工作量的估算以及成本测算相关内容的介绍,将调整后的功能点数(FPs)、基准生产率(PDR)、软件因素调整因子(SWF)、开发因素调整因子(RDF)、人月费率(F)等参数代入公式SDC = (FPs × PDR) × SWF × RDF × F + SNC,即可得到最终的软件开发成本(SDC)。

四、总结

功能点方法通过将软件功能量化为功能点,结合各类调整因子和参数,经规模估算、工作量估算到成本估算,最终得出软件开发成本,为成本度量提供标准化方案。而“软件造价喵”作为定制软件开发造价咨询的智能工具,以“上传文档选标准即可一键估值”的轻量化操作,将功能点计数、参数调整、成本计算全流程自动化,为项目方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撑,助力预算规划、招标报价等关键决策,推动行业成本估算向智能化、高效化升级。


二维码
添加微信咨询
TOP
注册即用的智能评估工具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