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其他系统引用的都是 EIF。
标准答案:B
解析: 在功能点分析(Function Point Analysis, FP Analysis)中,从其他系统引用的文件不总是被视作外部接口文件(External Interface File, EIF)。实际上,是否将一个引用的文件视为EIF取决于该文件在当前系统中的角色和用途。
如果当前系统仅引用了来自其他系统的数据,但没有对数据进行维护(即没有创建、更新或删除操作),那么这个数据文件在当前系统中被视为EIF。
如果当前系统确实对引用的数据进行了维护操作,那么这个数据文件应该被视为内部逻辑文件(Internal Logical File, ILF),因为它在当前系统中不仅是被引用,而且被维护。
因此,不是所有从其他系统引用的文件都是EIF,这取决于当前系统是否对引用的数据进行维护。如果进行维护,则应视为ILF;如果不进行维护,仅作为引用,则视为EIF。
2.逻辑文件与物理文件是一一对应的。
标准答案:B
解析: 逻辑文件是指在用户的业务视角中,对应用程序有意义的数据集合,它们是根据数据的逻辑相关性而非存储方式来定义的。逻辑文件代表了业务流程中用到的数据实体,例如“顾客信息”或“订单详情”。逻辑文件是功能点分析中的抽象概念,用于评估软件的功能需求。
物理文件则是指数据的实际存储方式,可以是数据库表、平面文件、XML文档等。物理文件描述了数据如何在技术层面上被存储和管理。
一个逻辑文件可以对应多个物理文件,如果数据被分散存储在不同的物理介质中。同样,多个逻辑文件也可以在物理层面上合并为一个文件,如果它们在技术上被一起存储和管理。
功能点分析关注的是逻辑文件,因为它们更贴近业务需求和用户视角,而物理文件则是实现细节,通常在系统设计和开发阶段考虑。因此,逻辑文件与物理文件之间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用户在 A 系统上进行用户注册,系统会自动发生手机短信,用户录入短信验证码后,注册成功。对于 A 系统而言,发送短信,可以识别为非基本过程。
标准答案:A
解析: 发送短信是注册过程中的一个辅助环节,而不是注册的核心操作。注册的核心操作是收集用户信息、验证用户身份并创建用户账户。发送短信是为了验证用户提供的手机号码是否有效和正确,是一种额外的安全措施。因此,发送短信是服务于核心注册流程的附加步骤。而在功能点识别的过程中,不可将一个基本过程的具体操作识别为独立的基本过程(EQ/EO/EI)。
4.在一个计数系统内,对 ILF 的不同操作过程,可重复计算逻辑文件规模。
标准答案:B
解析: 一个计数系统内,对内部逻辑文件(ILF)的不同操作过程,通常不会重复计算逻辑文件规模。
在功能点分析中,内部逻辑文件(ILF)代表应用程序中的逻辑上的一组数据或控制信息,这些数据被认为对应用程序有意义并被维护。每个ILF通常只定义一次,并且其功能点值是基于文件中所包含的数据元素类型和它们对应的复杂性进行计算的。这个计算是独立于特定操作过程的。
不同的操作过程,如创建、更新、删除或查询,可能会针对同一个ILF执行不同的动作。然而,这些操作过程本身并不改变ILF的功能点规模;相反,它们是通过外部输入(EI)、外部输出(EO)和外部查询(EQ)等事务类型来估算的,而这些事务类型反映了对ILF执行的操作的复杂性。
例如,如果一个系统有一个用于添加新员工记录的操作和一个用于更新现有员工记录的操作,尽管这两个操作过程对同一个ILF执行了不同的操作,但ILF本身的功能点规模只计算一次。每个操作过程会根据其复杂性和所涉及的数据元素类型分别计算其功能点值。
因此,在功能点分析中,逻辑文件规模是根据ILF的定义和内容计算的,而不是基于对它们的操作过程。每个操作过程会根据其自身的复杂性单独计算功能点,而不会重复计算ILF的规模。
5.对于人力资源系统,功能“选择部门,显示部门下所有员工并按照员工编号排序”是EQ。
标准答案:A
解析: EQ的主要目的为向系统边界之外发送/呈现数据,对内部数据的简单输出,不能计算,不能产生衍生数据,也不可维护EIF或改变系统行为,可以排序、查询、等值替换等操作。
6.功能点方法识别的是逻辑文件的数量,而非物理文件。
标准答案:A
解析: 功能点方法(Function Point Analysis, FP Analysis)是一种软件规模估算技术,它关注的是逻辑文件的数量和复杂性,而不是物理文件。
在功能点分析中,逻辑文件代表了对用户业务有意义的数据集合。它们是根据业务流程中的数据实体来定义的,而与这些数据如何在技术上存储无关。这意味着功能点分析识别的是逻辑上的数据结构和它们在业务过程中的作用,而不是它们在物理层面上如何实现或存储。
物理文件是指数据的实际存储方式,如数据库表、平面文件或其他形式的存储。物理文件是技术实现的一部分,它们可能与逻辑文件直接对应,也可能一个逻辑文件分散在多个物理文件中,或者多个逻辑文件合并在一个物理文件中。
因此,功能点方法确实识别的是逻辑文件的数量,这是为了确保规模估算与业务需求紧密相关,而不是受到特定技术实现的影响。这有助于提供一个更一致和客观的软件大小估计,使得不同项目和组织之间的比较更为合理。
7.公文管理系统支持公文的起草、审核、审批、下发等,下发时按照特定格式将公文转为邮件格式并通过邮件系统将公文发送到指定邮箱,则对于邮件管理系统,公文信息是 EIF。
标准答案:A
解析: 公文信息是在公文管理系统中进行起草、审核、审批、下发等操作,公文管理系统中进行数据的维护,所以公文信息对于公文管理系统是ILF,公文信息发送到邮件系统,在邮件系统中不能对公文信息进行维护,所以是EIF。
8.在一个计数系统内,不同的操作过程对 ILF 的操作,可分别计算事务功能规模。
标准答案:A
解析: 在功能点分析(Function Point Analysis, FP Analysis)中,内部逻辑文件(Internal Logical File, ILF)是指用户视图中的逻辑上的一组数据或控制信息,它们被认为对应用程序是有意义的。ILF通常存储在持久性存储中,如数据库、平面文件或其他数据存储结构。
不同的操作过程可能会对同一个ILF执行不同的操作,例如创建、读取、更新、删除等。在计算事务功能规模时,每个操作过程都可以单独考虑,因为它们可能对ILF执行不同的操作,并且每个操作都可能有不同的复杂性和功能点值。
例如,一个系统可能有添加新记录、更新现有记录和查询记录的操作过程。这些操作过程都可以独立地对ILF进行操作,并且可以根据它们的复杂性和数据元素类型来计算各自的功能点。
因此,在一个计数系统内,不同的操作过程对ILF的操作确实可以分别计算事务功能规模,这有助于更准确地估算系统的总功能点数。
9.培训系统的组织机构信息来自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在培训系统中只引用不维护,那么组织机构信息在培训系统中应该被归为ILF。
标准答案:B
解析: 内部逻辑文件是在被度量应用边界内部维护的、用户可识别的、逻辑相关的数据组或控制信息组。ILF的主要目的是保存由被度量应用的一个或多个基本过程维护的数据。外部接口文件是用户可识别的、逻辑相关的数据组或控制信息组,其由被度量应用所引用,但在另一个应用边界内维护。EIF的主要目的是保存由被度量应用的一个或多个基本过程引用的数据。这意味着一个应用的EIF必定是另一个应用的ILF。
ILF和EIF的主要区别在于ILF在被度量应用内维护,而EIF则由其他应用维护,但被度量应用会引用其数据。
10.在 A 系统中,用户可以对白名单进行新增、删除与查询的操作。在查询的过程中,用户在搜索框内录入关键字,这个“录入”可以识别为非基本过程。
标准答案:A
解析: 在A系统中,用户对白名单进行新增、删除与查询的操作构成了系统的主要功能。其中,查询操作涉及到用户在搜索框内录入关键字这一步骤,而在功能点识别的过程中,不可将一个基本过程的具体操作识别为独立的基本过程(EQ/EO/EI)。
11.EQ可以向系统边界外呈现经过计算加工的数据。
标准答案:B
解析: EQ的主要目的为向系统边界之外发送/呈现数据,对内部数据的简单输出,不能计算,不能产生衍生数据,也不可维护EIF或改变系统行为,可以排序、查询、等值替换等操作。
12.公文管理系统可以设置公文处理提示的参数:包括方式(邮件、短信……)和频率(每天每周…..…)。对于公文管理系统,"公文处理提示方式及频率"是引用数据。
标准答案:A
解析: 公文管理系统可以设置公文处理提示的参数,包括方式(邮件、短信等)和频率(每天、每周等)。这些参数是引用数据,因为它们是根据用户需求和系统设置来确定的,而不是直接存储在公文管理系统中的具体数据。引用数据可以让系统更加灵活,方便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调整提示方式和频率。
13.只有存在逻辑差异并且没有从属/依赖关系的业务数据或引用数据才记为独立的逻辑文件。
标准答案:A
解析: 逻辑文件计数步骤有两个关键,第一用户可以明确感知业务对象的差异,第二不同实体之间没有依赖关系。并且这两点需要同时满足,这样的业务数据或引用数据才可以记为一个独立的逻辑文件。
14.开发人员日常办公费用分摊属于间接非人力成本。
标准答案:A
解析: 间接非人力成本是指服务于整体研发活动的非人力成本分摊。这些成本不是直接针对某个特定的研发项目,而是为支持整体研发活动而产生的。
具体地,间接非人力成本包括研发场地的房租、水电、物业费用,以及研发人员日常办公费用的分摊。此外,各种研发办公设备的租赁、维修和折旧分摊也属于间接非人力成本的范畴。
15.公文管理系统可以设置公文处理提示的方式和频率。系统缺省设置为邮件方式及每天提醒。则对于公文管理系统,“公文处理提示方式及频率的缺省设置信息”配置信息缺省默认值是业务数据。
标准答案:B
解析: 要判断“公文处理提示方式及频率的缺省设置信息”配置信息缺省默认值是否是业务数据,我们需要分析题目中的描述。
根据题目描述,公文管理系统可以设置公文处理提示的方式和频率,系统缺省设置为邮件方式及每天提醒。这里的“缺省设置”指的是在没有进行特别设定的情况下,系统自动应用的设置。
由于“邮件方式及每天提醒”是关于如何进行公文处理提示的具体操作信息,这些信息是为了确保业务流程的正常进行而设定的参数。因此,这类信息属于系统的编码数据,而不是业务数据本身。业务数据通常指的是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与业务活动直接相关的数据。
所以,对于公文管理系统,“公文处理提示方式及频率的缺省设置信息”配置信息的缺省默认值不是业务数据,而是系统编码数据。
16.不同的边界划分,对功能规模计数结果不受影响。
标准答案:B
解析: 在功能规模测量(Function Point Analysis)中,边界的划分对功能规模计数结果有重要影响。功能点分析是一种用于软件大小测量的方法,它通过评估软件提供的功能性来确定其相对大小。这些功能分为几个类别,如外部输入、外部输出、外部查询、内部逻辑文件和外部接口文件。
边界划分是指在进行功能点分析时,确定哪些功能应该被包括在内,哪些不应该。这涉及到确定系统的边界,即系统与外部世界的交互界面。边界划分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功能点的计数,因为它决定了哪些功能被考虑在内。
例如,如果边界划分不当,可能会导致一些应该计算在内的功能被忽略,或者一些不应该计算在内的功能被错误地包括进来。这样就会扭曲功能点计数的结果,进而影响到整个项目的估算。
17.在使用快速功能点方法进行软件规模估算时,第一步是识别系统边界。
标准答案:B
解析: 快速功能点方法计数过程第一步是确定计数类型,第二步是识别系统边界,第三步是识别功能点计数项,第四步是调整计数项复杂度,第五步是确定GSC因子,第六步是计算调整后功能点。
18.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在系统升级任务中要求"在添加员工信息要求对身份证号码进行校验,如果输入错误或重复要给出提示信息",若对该新增任务进行过程识别,则应识别为一个 EI。
标准答案:A
解析: 外部输入(External Input, EI)是用户向系统提供数据或发出指令的一种交互类型。外部输入通常涉及到数据的采集、传递和处理,以及可能的存储和/或更新系统的状态。
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的升级任务,要求在添加员工信息时对身份证号码进行校验,并在输入错误或重复的情况下给出提示信息,这符合外部输入的定义。这个过程需要用户输入数据(身份证号码),系统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校验身份证号码的有效性和唯一性),并根据处理结果反馈信息给用户(提示信息)。
因此,这个新增任务应该被识别为一个外部输入(EI),因为它涉及到数据的输入和处理,并且会产生反馈给用户。
19.在使用类比法进行估算时,通常以均值作为参考。
标准答案:B
解析: 在使用类比法进行估算时,通常以第50百分位数为参考而非均值,因为这样不会受极值的影响。
20.在软件估算过程中,我们主要对项目的规模,质量,进度和成本进行估算。
标准答案:B
解析: 软件估算不对质量进行估算,只对项目的规模,进度,成本进行估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