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下哪种数据不算入功能规模?( )
标准答案:D
解析: 在功能点分析中,功能规模是用于估算软件开发工作量的重要指标。在功能点估算中,只有与功能直接相关的数据元素才会算入功能规模。让我们解释每个选项:
(A) 业务数据:业务数据是指在软件系统中用于支持业务功能和操作的数据,通常是用户需要在系统中输入、存储或查询的数据。业务数据通常与功能密切相关,因此会算入功能规模。
(B) 业务规则:业务规则是软件系统中定义的条件和约束,用于控制业务逻辑和流程的行为。业务规则与功能密切相关,因此会算入功能规模。
(C) 业务对象:业务对象是指在软件系统中用于表示业务实体或概念的数据结构。业务对象通常与功能密切相关,因此会算入功能规模。
(D) 编码数据:编码数据是指用于表示系统内部处理和控制的数据,它们通常不是直接与业务功能相关的数据。编码数据主要用于支持系统内部的数据处理,而不是直接服务于用户的功能,因此不算入功能规模。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 (D) 编码数据。
2.在软件成本估算中,以下哪项属于间接非人力成本?( )
标准答案:C
解析: 开发人员日常办公费用分摊属于间接非人力成本
3.不存在逻辑差异,也没有从属关系的两个业务对象,应被识别为几个逻辑文件?()
标准答案:A
解析: 根据描述,两个业务对象之间既不存在逻辑差异,也没有从属关系。在功能点分析中,逻辑差异和从属关系是识别不同逻辑文件的重要依据。如果两个业务对象之间既没有逻辑差异,也没有从属关系,那么它们被视为属于同一个逻辑文件。
逻辑文件是一组具有相似逻辑特征和属性的数据元素的集合,用于表示一个业务实体或概念。当两个业务对象之间没有逻辑差异时,它们可能表示相同的业务实体或概念,因此应该被识别为一个逻辑文件。
所以,两个业务对象不存在逻辑差异和从属关系,应被识别为 1 个逻辑文件,答案是 A.1。
4.在IFPUG功能点分析中,功能点的计算不考虑哪个因素?()
标准答案:B
解析: IFPUG功能点分析不考虑代码的行数,而是根据功能点的类型进行识别。
5.关于功能点方法,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 )
标准答案:D
解析: 功能点方法是一种用于软件规模估算的方法,它主要用于衡量软件的功能规模大小。功能点分析不直接与软件开发成本高度相关,而是用于估算软件开发的规模,以便帮助项目管理、澄清需求、评估项目进度等。功能点方法的目的是帮助项目团队理解软件规模的复杂性和开发所需资源,并且在规划和控制软件项目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选项解释:
(A) 可用于项目范围管理:功能点方法可以帮助项目团队确定软件项目的规模,进而辅助项目范围的管理和控制。通过对功能点的估算,可以帮助项目经理和团队了解项目的规模和复杂性,从而更好地制定项目计划和管理项目进度。
(B) 可用于澄清需求:功能点方法在软件开发初期,特别是需求阶段,可以帮助团队和利益相关者澄清对软件功能和需求的理解。通过功能点的估算,可以帮助识别需求的不完整或模糊之处,有助于团队与客户之间更好地理解需求。
(C) 反映软件功能规模的大小:这是功能点方法的主要目标。功能点方法通过对软件的功能点进行估算,从而反映了软件的功能规模大小,帮助项目团队理解软件的复杂性,并与之对应地安排开发资源和计划进度。
(D) 与软件开发成本高度相关:这个说法是不正确的。虽然功能点方法可以用于估算软件的规模,但它并不直接与软件开发成本高度相关。软件开发成本不仅取决于规模,还与技术复杂性、团队能力、开发方法等多种因素有关。功能点方法主要用于规模估算,而不是直接估算软件开发成本。
6.IFPUG功能点分析中,功能点的计算是为了度量什么?( )
标准答案:A
解析: IFPUG功能点分析是一种软件度量方法,用于衡量软件功能的规模大小。它帮助软件开发团队了解软件规模,用于项目估算和资源计划。
7.某项目采用功能点方法进行软件规模估算,得到了未调整功能点数(UFP)为300个,规模变更因子(CF)为1.2,那么调整后的功能点数(FPs)是多少?( )
标准答案:A
解析: 调整后的功能点数(FPs)=未调整功能点数(UFP)×规模变更因子(CF),即FPs = 300 × 1.2 = 360
8.在功能规模度量过程中,以下因素变动不会对功能规模度量结果产生影响的是?()
标准答案:D
解析: 在软件功能规模估算中,对功能规模度量结果产生影响的因素有项目所处阶段(规模变更因子)、应用类型、软件完整性级别、非功能性特征、开发平台/语言、开发团队背景,而人月单价对软件成本度量产生影响而不对软件功能规模产生影响。
9.某功能可识别出 1 个 ILF,4 个 EI,2 个 EQ,1个 EO,则采用估算功能点方法计算出功能点合计为( )
标准答案:A
解析: 在采用估算功能点方法时,1 个 ILF可计算10功能点,1 个 EI可计算4功能点,1 个 EQ可计算4功能点,1个 EO可计算5功能点,所以本题为1*10+4*4+2*4+1*5=39。
10.开发方为研发此项目而产生的差旅费用属于以下那类成本?()
标准答案:C
解析: 办公费、差旅费、培训费、业务费以及采购费(为研发此项目而需特殊采购的专用资产或服务的费用)都属于直接非人力成本。
11.在IFPUG功能点分析中,以下哪个是外部输入(EI)类型的功能点?( )
标准答案:A
解析: 外部输入(EI)是指从外部系统接收数据,并在软件内部进行处理的功能。数据库表的增加操作是一种典型的外部输入功能,它涉及从用户或其他系统接收数据并将其存储到数据库中。
12.某项目预计规模为1000功能点,预计工作量为30人月,该组织的平均人月费率为2.5万/人月,该项目的预计其他主要费用还包括差旅费5万元,特殊设备采购费5万元。则该项目的功能点单价为( )
标准答案:A
解析: 在软件造价中人月费率已经包含了差旅费,而特殊设备采购费应归类为硬件设备采购费,所以功能点单价为工作量*人月费率/S=750
13.在软件成本度量过程中,软件研发成本不包含?( )
标准答案:D
解析: 软件研发成本包含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包含直接人力成本和直接非人力成本;间接成本分为间接人力成本和间接非人力成本。
14.下面哪个不属于软件规模估算方法?()
标准答案:D
解析: 功能点:功能点分析是一种常见的软件规模估算方法,它基于软件系统的功能需求来衡量和估算软件规模,通常通过计算软件中的功能点数来进行估算。
用例点:用例点分析也是一种常用的软件规模估算方法,它基于软件系统的用例来估算规模。用例点分析将软件的功能按照复杂度进行分类,并根据每个用例的复杂度和数量来估算软件规模。
故事点:故事点是敏捷项目管理中的一个估算技术。在敏捷开发中,需求以用户故事的形式表达,故事点用于估算用户故事的复杂度和所需工作量。
德尔菲法:德尔菲法是一种专家判断和意见收集的方法,通常用于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或做出决策。在软件规模估算中,德尔菲法可能被用来征求专家对项目复杂性和规模的意见,但它本身并不是一种软件规模估算方法。
15.开发方为研发此项目而组建的项目组成员的工资属于以下那类成本?()
标准答案:A
解析: 直接人力成本包含开发方项目组成成员的工资、奖金、福利等人力资源费用;项目成员包括参与该项目研发过程的所有研发与支持人员。
16.某段需求识别出 1 个 ILF,3 个 EI,1 个 EQ,1 个 EO,则采用预估功能点方法计算出功能点合计为( )
标准答案:D
解析: 采用预估功能点方法时,只识别ILF和EIF,1 个 ILF可计算35功能点,一个EIF可计算15功能点。
17.在一个订单系统中,采用IFPUG功能规模度量方法不应该被度量的是?( )
标准答案:A
解析: 采用IFPUG 功能规模度量方法因技术的原因引入的文件不应该被计数,如临时文件、工作文件、临时表等。
18.在统计分析时,使用中值与使用均值相比,其优点在于()
标准答案:D
解析: 中值和均值都是用于统计数据集中趋势的指标,但它们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和特点。使用中值相比于使用均值的优点在于,中值对于极端数据(也称为离群值或异常值)不敏感。当数据集中存在极端值时,均值会受到这些极端值的影响,从而导致均值的偏离。而中值是按照数据的大小排序后的中间值,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它只与数据集中间的一组数据相关,因此更稳健。
选项解释:
(A) 中值更易计算:这是不正确的。相比较而言,计算均值通常更容易,因为均值只需要将所有数据相加然后除以数据的个数。而中值需要对数据集进行排序,然后找出中间的数值。
(B) 中值更适合用于建立组织级过程能力基线:这是不正确的。中值和均值都可以用于建立组织级过程能力基线,选择使用哪个取决于数据的性质和要解决的问题。中值适用于对极端值敏感的情况,均值适用于对数据整体平均值感兴趣的情况。
(C) 中值更科学:这是不正确的。中值和均值都是科学的统计指标,它们有不同的用途和应用场景。选择使用哪个取决于具体的分析目的。
(D) 中值不易受极端数据影响:这是正确的。中值相对于均值在处理含有极端值的数据集时更稳健,因为中值仅依赖于数据集中间的一组数据,而不受极端值的干扰。这使得中值在某些情况下更有优势,尤其是当数据集存在离群值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