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培训赋能中心 / 预算标准解读 / 【军标】《军用软件计价规范(试行)》和GJB 10162-2021《军用软件计价功能项识别方法》-费用标准解读系列37
【军标】《军用软件计价规范(试行)》和GJB 10162-2021《军用软件计价功能项识别方法》-费用标准解读系列37
更新时间:2025-02-18 09:42:30

2021年2月1日实施的《军用软件计价规范(试行)》(替代了2019年版本)以及2021年3月1日实施的《军用软件计价功能项识别方法》(GJB 10162-2021),是我们平时在军用软件造价咨询中进行软件规模度量、计价和审价的主要依据。

下面笔者就《军用软件计价规范(试行)》和《军用软件计价功能项识别方法》(GJB 10162-2021)的关系,以及《军用软件计价规范(试行)》中软件研制计价范围、计价方法以及GJB 10162-2021中的功能点识别要点,四个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01

两个文件关系

1、互补关系:笔者认为《军用软件计价功能项识别方法》(GJB 10162-2021)更加侧重于规范内部逻辑文件(ILF)、外部接口文件(EIF)外部输入(EI)、外部输出(E0)、外部查询(EQ)的详细识别规则。主要是确保大家在统一的功能点识别规则下,进行规范的软件规模度量,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是对《军用软件计价规范(试行)》文中缺乏的软件功能点识别细则进行了补充。

2、包含关系:《军用软件计价规范(试行)》(4号文)的附件1为《军用软件功能规模度量方法》,即4号文本身包含对软件规模测试的方法(功能点方法主要参考NESMA等国际标准)、规模度量过程、功能点计数和计算规则等相关说明。

02

军用软件研制计价范围

《军用软件计价规范(试行)》中的“军用软件研制计价”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软件开发费用测算。依据该文件,军用软件开发项目的费用构成如下表(包含需求分析、设计、编码、集成、测试、测评、试验、验收等研制工作所需费用):

其中,表中的“1.1测算金额”即为我们通过软件规模测算出工作量,再由工作量测算的软件开发费用。可见除了软件功能点部分的费用,军用软件研制的计价范围还包括了文中规定的一些其他必要的费用。

03

计价方法

如前文所述,软件研发费用的主要测算方法还是软件功能点分析方法(采用的我们常见的估算功能点方法),通过功能点规模测算开发费用。但是《军用软件计价规范(试行)》中估算功能点方法与我们常见各省市采用的估算功能点方法在功能点权值上有所不同。其各功能项(ILF/EIF/EI/EO/EQ)的功能点权重与NESMA国标中估算功能点方法要求的权重一致。如下:

(一)原始功能点数UFP=7xILF+5xEIF+4xEI+5xEO+4xEQ。这与全国大部分省市的功能点权重为10/7/4/5/5有很大不同,此缘由本公众号在之前的文章中已进行相关解读,链接:软件造价之Nesma方法的取值冲突分析。

(二)调整后功能点数FP=RE(复用因子)xUFPxVAF(规模调整因子)。复用因子与我们常用的复用度、重用程度的概念实质是一样的,一般取值是0.5-1.0;规模调整因子取值范围一般为1.0-2.4。其中,规模调整因子VAF=1.0+0.1x(Fl+F2+F3+F4+F5+F6+F7)。详细可以参考下表:

(三)软件研发工作量=调整后功能点数x功能点耗时率(采取超额累退的方法计算,即以功能点数量为基数划分为几个数值区间,区间值越大功能点耗时率越低)。软件功能点耗时率,主要根据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等发布的有关基准数据确定。(即CSBSG数据,相关数据本公众号已做详细分析,链接2024年度中国软件行业基准数据报告(CSBSG)发布!);软件研发工作量按“1月176小时”折算成人月。

(四)软件研发费用=软件研发工作量x软件研发人月综合费率。软件研发人月综合费率,主要根据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等发布的有关基准数据确定。(即CSBSG数据,相关数据本公众号已做详细分析, 链接 2024年度中国软件行业基准数据报告(CSBSG)发布!)

上述四个步骤,可利用行业通用软件造价评估工具软件造价喵进行一健软件功能点识别和费用评估(软件造价喵是一款基于AI大模型的,面向全国的、跨行业的、符合多标准的软件造价系统)。

04

GJB 10162-2021中的功能点识别要点

《军用软件计价功能项识别方法》(GJB 10162-2021)中主要规定了各功能项(ILF/EIF/EI/EO/EQ)的识别规则。

笔者认为本标准的相关识别规则,对我们其他行业的软件造价工作也很有参考借鉴价值。标准中对ILF/EIF/EI/EO/EQ的识别规则包含实际软件功能点识别的实操经验(实际上军用软件计价规范第一版本从2019年就发出了,功能点的应用也算比较久了);而且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是为我们展示了功能点识别过程中,有哪些有意或者无意的常见重复识别、错误识别。标准内都是干货,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购买获取。


二维码
添加微信咨询
TOP
注册即用的智能评估工具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