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20 09:42:11
海南省发展改革委组织相关部门对《海南省政务信息化项目投资编制标准(试行)(琼数政〔2022〕28号)》(以下简称“试行版”)进行了修订,形成了《海南省政务信息化项目投资编制标准(2025 年版)》,目前该文件已通过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海南省营商和环境建设厅、海南省财政厅、海南省大数据发展中心进行联合印发。试行版之前本公众号进行过解读分析详见:
海南省的2025 年版标准有哪些新变化?增加了哪些费用科目?优化了哪些费用科目的计价方法?哪些费用降低了?哪些费用提升了?我们结合以上问题进行详细解读。
一、主要变化概述
根据对《海南省政务信息化项目投资编制标准(2025年版)》与《海南省政务信息化项目投资编制标准(试行)》(琼数政〔2022〕28号)结构基本保持一致,一级费用科目主要包括建设类项目费用(含项目建设费和项目建设其他费)、运维类项目费和购买服务类项目费用,主要改动如下:
(一)项目建设费
1.定制软件开发费测算对基于功能点方法的规模调整因子、质量特性以及应用类型调整因子进行了修订;
2.对系统集成实施费算法和费率进行了修订;
3.其他费用中新增部分费用科目。
(二)项目建设其他费
1.新增密码应用方案评估费和项目咨询评估费;
2.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费、初步设计编制费、监理服务费、软件测评费、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费、信息系统密码应用安全性评估费和分级保护测评费的测算方法或者基价进行了修订。
(三)运维类项目费用
主要对软件运维费的调整因子进行了修订。
(四)购买服务类项目费用
无变化
(五)适用范围扩大
原则上使用财政资金建设的项目中包含政务信息化子项目的,适用本标准。市县及省级医院、使用财政预算的高等学校(包含高职院校)、科研院所、海南自由贸易港重点园区的政务信息化项目参照本标准执行。
二、主要费用科目及测算修订分析
(一)人月费用基准
人月费用基准不变:2.13万元/人月(注:含人工、管理、利润及税金,不含差旅、住宿等直接非人力成本)。2025年版中人员分级更清晰,增加了机房值班值守和运营服务相关人月单价(标红为新增),具体如下:
(二)硬件设备购置费
硬件设备购置费=∑设备市场单价×数量定制软件开发费
1.单价含设备原价(出厂价格或商家供应价格)、运杂费、采购费、保管费、利润、税金等;
2.原则上硬件设备购置费中应包含三年原厂质保,质保期满后方可纳入运维项目的申报范围。
(三)成品软件购置费
成品软件购置费=∑(软件授权协议单价或市场单价 + 单套软件实施工作量×人月费用单价)×数量
1.成品软件购买默认含不少于两年的原厂技术支持服务(2025年版新增要求);
2.应用软件实施服务人员1.7万元/人月。
(四)定制软件开发费
定制软件开发费=功能点规模(UFPs)×软件开发基准生产率/人月折算系数×人月费用单价
1.规模变更调整系数:试行版统一为1.25(初设阶段),2025年版细化分阶段取值(可研1.39、初设1.21)。
2.应用类型调整因子:2025年版新增“智能信息”(1.5)、“基础软件”(1.7)等细分类型,试行版仅分7类。
3.质量特征调整因子:2025年版引入分布式处理、性能、可靠性、多重站点四项因子计算,试行版仅4项简单累加。
4.其中软件运维费用默认1 年免费。
5.行业软件造价通用工具【软件造价喵】已全面适配2025年版标准,最新调整因子一键应用更符合地方实际情况,可以帮助行业相关人员快速掌控软件价值,助力软件开发、软件运维高效率、高质量开展。
(五)数据资源建设及数据治理费
1.数据资源购置费=∑ 数据量(项)市场单价×数量
2.数据服务购置费=∑ 数据服务市场单价×数量
3.数据资源建库费=人月工作量×人月费用单价
4.数据治理费=数据治理工作量×人月费用单价
5.模型搭建费=∑ 模型市场单价×数量×调整系数
(六)系统集成实施费
系统集成实施费=集成对象总费用×系统集成费率
1.新增说明:
2025年版进一步明确集成工作内容,即此费用包括集成实施方案设计、设备安装、系统配置、关联系统集成、联调联试、培训、试运行、交付等所需的全部费用。
台式、便携式计算机,平板电脑,移动式、手执式执法仪等终端设备及配套软件,打印机、复印机、扫描仪等外设设备及配套软件不与集成对象相关,不应列入集成费的计价基数。
2.费率调整:
试行版:硬件集成≤5%、软件集成≤8%、基础环境≤3%。
2025年版:统一按集成对象总费用×费率(3%-8%),并明确施工分散性对费率的影响(分散项目最高8%),如下:
(七)其他费用
该项费用科目有修订和增加(蓝色为修订、红色为新增),主要包括标准规范编制费、建筑安装工程费、电费、云资源租赁费、网络租赁费、系统迁移费、应用系统推广培训费、应用系统推广实施服务费、自建系统或第三方平台内容采编费、线上线下宣传推广费、通信服务费、坐席热线服务费、坐席热线服务场所及设备租赁费、客服统一服务号资源费、呼叫中心软件租赁费、推广培训视频制作费、内容分发网络(CDN)服务费。部分费用测算方法进行了修订如下:
1.标准规范编制费(2025年版有修订)
标准规范编制费=∑标准规范等级单价×数量。其中编码规则、接口标准文档、技术手册、操作手册、操作指南等编制费用包含在承建单位工程费用中,不应计入标准规范编制费。
2. 新增费用科目测算方法
坐席服务场所及设备租赁费=∑市场单价×客服热线人数;
客服统一服务号资源费=∑服务号市场单价×服务周期;
呼叫中心软件租赁费=∑软件租赁费市场单价×客服席位×服务周期;
推广培训视频制作费=∑视频或数字内容市场单价×时长。
(八)项目建设其他费
项目建设其他费有修订和增加(蓝色为修订、红色为新增),主要包括项目建议书编制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费、初步设计编制费、密码应用方案评估费、监理服务费、软件测评费、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费、信息系统密码应用安全性评估费、分级保护测评费、招标代理服务费、项目咨询评估费。
1.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费
2025年版较试行版费用标准有所提升。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费=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计费基价 ×专业调整系数;服务单位编制的成果文件应符合《海南省政务信息化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范》等有关文件的要求。相关要求详见:关于转发《海南省大数据管理局关于印发海南省政务信息化项目编制规范的通知》的通知 -- 儋州市人民政府网。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计费基价(计费基价按差额定率累进法计算):
专业调整系数:
2.初步设计编制费
2025年版较试行版费用标准有所提升。
初步设计编制费=初步设计编制计费基价×专业调整系数。
计费基价(计费基价按差额定率累进法计算):
专业调整系数:
3.监理服务费
2025年版较试行版费用标准变化不大。
监理服务费=监理服务计费基价×专业调整系数。
计费基价(计费基价按差额定率累进法计算):
专业调整系数:
4.软件测评费
2025年版较试行版费用标准略有下降。
软件测评费=∑ 计费基数×软件测评费率。
默认是包含用户文档集、功能性、性能效率、兼容性、易用性、可靠性、信息安全、维护性、可移植性、源代码分析等所有的测试内容。如只测试部分内容,测评费用须按比例核减;如委托多家机构评测,则各家测评费用之和不得超过本标准。
计费基价(计费基价按差额定率累进法计算):
5.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费
2025年版较试行版费用标准基价无变化,新增难度和阶段两个调整因子。
6.信息系统密码应用安全性评估费
2025年版较试行版费用标准基价基本无变化,新增难度和阶段两个调整因子。
7.密码应用方案评估费(新增)
根据国家密码应用要求,每个信息系统在规划阶段都应当同步编制密码应用方案,并自行或者委托商用密码检测机构对方案进行商用密码应用安全性评估。
8.分级保护测评费(修改较大)
计取方法发生较大变化,新的测算方法如下:
局域网测评费用标准
广域网核心节点测评费用标准
广域网接入节点测评费用标准
针对应用系统的单独检测,每个涉密应用系统测评费用为2 万元,每个非涉密应用系统测评费用为 0.5 万元。
9.项目咨询评估费(新增)
项目咨询评估费指委托第三方咨询机构进行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初步设计方案评估产生的费用。涉密项目根据工作实际评估费用可适当上浮,上浮比率不超过30%。
(九)运维类项目
运维类项目费中的基础环境运维费、硬件运维费于试行版基本保持一致;软件运维费中运维年限系数进行了调整(由递增调整为递减);安全咨询服务费及运维其他费等费用有部分调整。以下主要对标准中的IT资产系数法进行总结说明:
基础环境运维费运维费率取值不高于5%;硬件设备运维费率一般取值不高于6% ;含特征库更新、病毒库更新、资源库更新等服务的软硬一体设备运维费率取值不高于 8% ;上述两项运维年限系数按下表执行:
成品软件运维费运维费率取值不高于5%;定制开发软件运维费运维费率取值不高于 10% ,上述两项运维年限系数按下表执行:
需要注意的是,该费用已包含备品备件费,具体包括技术维护费、设备保修费及配套软件维护升级等;软件升级包含设备系统版本、系统补丁、模块授权、性能增量等升级。
定制开发软件优化功能的业务范围≤15% ,优化功 能的开发费用不高于项目投资的 15%且不大于 100 万元的优 化升级费用,可按运维项目申报。优化升级费用按“开发工 作量×月费用单价 ”或“功能点规模×功能点单价 ”测算。
(十)购买服务类项目费用投资测算标准
该部分基本无变化。
信息化产品租赁费=∑市场单价×数量/产品折旧年限×租赁期。
三、总结
2025年版在试行版基础上,费用科目更细化(尤其是其他费用和运维类),测算方法更科学(如功能点法的调整因子调整、等保密评考虑难度和阶段调整因子等),新增密码安全方案专项评估费用和项目咨询评估费等等。这些改动提升了标准的可操作性和适应性,贴合当前政务信息化复杂场景需求。